法宣融合促发展,共建版权新篇章——天津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与天津市委宣传部版权处举行合作交流座谈会

为积极响应学校“先锋计划”号召,深化政校协同育人,2025922日下午,我校文法学院与天津市委宣传部版权处围绕版权保护与人才培养核心议题,举行合作交流座谈会。文法学院党委书记张艳秋、党委副书记、院长吴振军、法学系主任郭婧滢,天津市委宣传部版权处处长李文卫、四级调研员陈果及相关负责人滕翠华出席会议,双方就探索版权领域协同创新发展新路径展开深入研讨。

图片.png

会上,天津市委宣传部版权处处长李文卫首先介绍了版权处在版权宣传、产业推进、版权保护及软件正版化等方面的工作成效:依托“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联合高校组织培训与征文,年提供免费版权登记服务超10万件;通过组织企业参与国内外博览会、推动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评奖,助力版权产业发展;以“剑网行动”等专项治理强化版权保护,加强院线电影版权监管,并设立版权调解委员会化解纠纷;稳步推进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软件正版化工作。

图片.png

随后,吴振军院长系统阐述了文法学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特色。学院设有法学、知识产权等专业,创新打造“律师学院模块”,通过“理论+实践”双轨模式强化学生实务能力;聚焦涉外法治人才培育,与多所海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推动专业设置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结合学院育人目标,吴振军院长提出,希望与版权处联合开展版权主题培训、征文比赛、视频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版权意识与实务技能,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深度衔接。

图片.png

文法学院党委书记张艳秋分享了学院整体发展情况与合作思路。目前,学院科研成果丰硕,已建成知识产权研究院、校友服务联盟等平台,为开展版权领域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她提出“融与合”的合作理念,强调通过资源整合、双向赋能,推动版权工作与法学学科深度融合。针对版权宣传,她建议结合体育、音乐等主题,联合开展视频拍摄、课题研究,创新传播方式与政策解读形式,提升宣传感染力与专业性;同时表示,学院将充分依托校友资源及中医药小镇、非遗传承等文化项目,积极参与版权宣传、调解服务与国际交流,为版权产业生态建设贡献力量。

文法学院法学系主任郭婧滢结合人才培养实际,指出当前教学中存在“闭门造车”问题,即教学内容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存在脱节。她强调,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转变培养模式,加快课程体系改革:知识产权人才需具备“法学基础+知识产权管理+代理实务+商务沟通”的复合能力,未来将在课程中嵌入管理类、代理类、商务沟通类内容,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与跨领域素养;针对学生沟通能力薄弱的现状,学院将重点加强相关训练,紧扣国家涉外法治和知识产权战略需求,培养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天津市委宣传部版权处四级调研员陈果聚焦版权实务与政策前沿,介绍了版权征文、青年视频大赛等品牌活动,并重点提及国家“版权经纪人”职业资格试点工作。她建议,双方可共同申请试点单位,联合开发融合课程,聘请国内外专家授课,同时为学生搭建实习与就业通道,致力于打造全国领先的版权人才培养基地。

此次座谈会是文法学院与天津市委宣传部版权处的深度对话与战略对接,标志着双方在版权人才培养、产业服务与法治建设领域,正式开启全方位、多层次协同合作新阶段。未来,学院将充分整合自身学科优势与版权处行政资源,在版权宣传普及、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版权服务站建设、专题赛事承办等领域形成合力,进一步拓展“政产学研用”一体化育人路径,为天津市版权生态建设注入智力支持与创新动能。这一合作不仅深度契合学校“先锋计划”中“以教育赋能产业、以实践反哺教学”的核心理念,更将为构建创新协同、供需对接、共赢发展的版权事业新格局奠定坚实基础,推动版权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