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赵林晓
性别:女
职称:教授
学位:博士(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
主讲课程:学术规范与研究方法;专业经典研读;现代汉语语法学
研究方向: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汉语语法史
主要奖励:
1.天津市高校2016年度“131”创新型人才第三层次人才。
2.2015-2021,连续校级“教工先锋岗”。
3.2018年天津市语言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4.2018年度天津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5.2021年天津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6. 2023年,天津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类高质量论文奖。
7. 2024年,天津科技大学七届五次教代会优秀提案奖。
学术成果:
(一)科研项目
1.主持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语重动句的起源与历时演变研究”,2018年结项获得优秀鉴定。
2.主持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类型学视野下近代汉语小句整合现象的历史演变研究”。
(二)学术专著
《汉语重动句的来源与历时演变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入选清华大学语言学博士丛书(第9辑)。
(三)论文成果
1.2014.05,《说文解字注》“皮”字注解献疑——兼析<说文解字>“A(者)谓之B”释义体例 ,《励耘语言学刊》(CSSCI)。
2.2016.07,近代汉语“VOV得C”重动句的类别、来源及历时演变 ,《中国语文》(CSSCI)。
3.2016.08 ,近代汉语重动句的来源及其分类,《民族语文》(CSSCI) ,2017.02 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全文转载。
4. 2017.08,《不同类型重动句的产生时代和来源》 ,《语法化与语法化研究》(八),商务印书馆.
5.2018.08,反预期构式“VOV不C”的特征、来源与产生机制,《古汉语研究》(CSSCI)。
6.2022.07,重动构式“VOVC”的形成、演变及其动因,《汉语学报》(CSSCI)。
7.2022.08, 重动式“(S)VO1V到O2”的构式化及其历时演变 ,《语文研究》(CSSCI)。
8. 2023.02,近代汉语“V(一)个不 VP” 的构式化演变过程与机制,《宁夏大学学报》。
9. 2024.08,两宾重动式“(S)VO1V 出 O2 (来)”的构式化历程与产生动因,《语言教学与研究》(CSSCI)。
10.2024.04,从科技文化的国际传播看滨海创新文化的对外宣传,《滨城时报》。
(四)会议论文
1. 2019年9月,参加第四届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南京大学),《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文化实践模式构建研究——以天津科技大学为例》的报告。
2. 2021年6月,参加第三届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广西南宁,南宁师范大学),宣读论文《重动构式“VOVC”的形成与小句嵌入过程》。
3. 2021年10月,参加第十一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汉语历史词汇语法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首都师范大学),宣读论文《近代汉语“V(一)个不VP”构式的语法化》。
4. 2022年6月,参加第十九届全国近代汉语学术研讨会(辽宁师范大学),宣读论文《反预期两宾重动构式“VO1VCO2”的形成与演变——兼论语体对小句整合演变的影响》。
5.2023年6月,参加第四届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两宾重动构式“(S)VO1V出O2(来)”的构式化与构式演变——兼论修辞和语体对小句整合演变的影响》,厦门,华侨大学。
6.2023年10月,第三届汉语历史词汇语法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单动词拷贝构式“一VVX”的小句整合演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