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晓,女,中共党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汉语国际教育系主任,科技汉语与轻工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负责人。主讲课程:现代汉语语法学、第二语言习得、汉语国际教育职业规划、学术规范与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语法、汉语史、国际中文教学。邮箱:98663172@tust.edu.cn。
(一)发表论文
1.2014.05,《说文解字注》“皮”字注解献疑——兼析<说文解字>“A(者)谓之B”释义体例 ,《励耘语言学刊》(CSSCI)。
2.2016.07,近代汉语“VOV得C”重动句的类别、来源及历时演变 ,《中国语文》(CSSCI)。
3.2016.08 ,近代汉语重动句的来源及其分类,《民族语文》(CSSCI) ,2017.02 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全文转载。
4.2018.08,反预期构式“VOV不C”的特征、来源与产生机制,《古汉语研究》(CSSCI)。
5.2022.07,重动构式“VOVC”的形成、演变及其动因,《汉语学报》(CSSCI)。
6.2022.08, 重动式“(S)VO1V到O2”的构式化及其历时演变 ,《语文研究》(CSSCI)。
7. 2023.02,近代汉语“V(一)个不 VP” 的构式化演变过程与机制,《宁夏大学学报》。
8. 2024.08,两宾重动式“(S)VO1V 出 O2 (来)”的构式化历程与产生动因,《语言教学与研究》(CSSCI)。
9.2024.04,从科技文化的国际传播看滨海创新文化的对外宣传,《滨城时报》。
(二)学术专著
《汉语重动句的来源与历时演变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23年7月版,入选清华大学语言学博士丛书(第9辑)。
(三)科研项目
1.主持,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语重动句的起源与历时演变研究”(批号:15CYY031),到校经费20万,201807已结项,结项鉴定为“优秀”。
2.主持,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类型学视野下近代汉语小句整合现象的历史演变研究”(批准号:20BYY156),到校经费20万。
(四)会议论文
1. 2019年9月,参加第四届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南京大学),《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文化实践模式构建研究——以天津科技大学为例》的报告。
2. 2021年6月,参加第三届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广西南宁,南宁师范大学),宣读论文《重动构式“VOVC”的形成与小句嵌入过程》。
3. 2021年10月,参加第十一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汉语历史词汇语法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首都师范大学),宣读论文《近代汉语“V(一)个不VP”构式的语法化》。
4. 2022年6月,参加第十九届全国近代汉语学术研讨会(辽宁师范大学),宣读论文《反预期两宾重动构式“VO1VCO2”的形成与演变——兼论语体对小句整合演变的影响》。
5.2023年6月,参加第四届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两宾重动构式“(S)VO1V出O2(来)”的构式化与构式演变——兼论修辞和语体对小句整合演变的影响》,厦门,华侨大学。
6.2023年10月,第三届汉语历史词汇语法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单动词拷贝构式“一VVX”的小句整合演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五)转载/出版论文
1. 论文《近代汉语重动句的来源及其分类》,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汉语言文字学》卷,2017年第2期,被“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
2.论文《不同类型重动句的产生时代和来源》,收入《语法化与语法研究(八)》研究丛书,商务印书馆,2017年07月。
(六)国际交流
1.2013年10月,日本,东京,东京外国语大学,参加日本中国语学会第63次大会。
2.2016年7月,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参加第九届国际古汉语语法研讨会(ISACG-9)。
(七)人才培养
1.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多次获校级、院级优秀论文。
2. 2020年6月,指导学生陈文清申报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瞳声教育”——助力自闭症儿童语言习得项目”(项目编号:202010057211)。
3.2022年7月,指导赤梦真等获批入选教育部2022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4. 2023年指导本科生团队(李亚晴等)获第六届“中学西渐杯”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综合技能大赛本科组三等奖,获“优秀指导教师”荣誉。
5.2024年指导研究生杨楚楚获第六届国际中文教育微课大赛全国优秀奖。
(八)主要奖励
1.天津市高校2016年度“131”创新型人才第三层次人才。
2.2015-2021,连续校级“教工先锋岗”。
3.2018年天津市语言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4.2018年度天津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5.2021年天津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6. 2023年,天津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类高质量论文奖。
7. 2024年,天津科技大学七届五次教代会优秀提案奖。